六七十年代,我先后担任中共武胜县委工交政治部主任、武胜县革委副主任、县革委核心小组成员,分管工业、交通工作,组织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重重困难,为发展武胜工业做出了贡献。现将武胜县创办“五小”工业的情况,回忆记录于后。
1970年3月18日至4月4日,县革委召开三级扩干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对四川省革委、成都军区党委<关于解决四川当前若干问题的报告>的指示》,揭发批判刘结挺、张西挺的严重错误;讨论解放干部,发展“五小”工业(小水泥、小化肥、小水电、小五金、小煤窑)等问题,部署1970年工农业生产。1970年8月4日至10日,武胜县革委召开全县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印发《武胜县1971-1975年农业发展规划要点》(征求意见稿)。组织与会代表讨论。会议对1971年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田改土、发展“五小”工业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提出了奋斗目标。要求全县各级革委会、各级领导干部、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立即行动,把发展“五小”工业当成大事来抓,抓出成效。作为主管工业的我,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把发展“五小”工业抓好抓落实。具体做了八件事:
一是兴建武胜县灯泡厂。从1970年第二季度起,我和县革委生产指挥组计划组的干部去中心镇调查研究,决定在东门至北门之间的城墙外边、嘉陵江畔岸上地势平坦、住房较少的地方作为建灯泡厂的厂地。这个勘测设计得到地、县批准。武胜县灯泡厂于1970年10月动工兴建,国家投资10万元。为了使灯泡厂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我们反复做好参建干部、工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时,加强与重庆老灯泡厂联系合作,选派一批工人去重庆灯泡厂学习技术,购回生产设备,请来老师傅安装调试,并着手解决烧灯泡原料无好煤的问题。我们打听到原武胜县委书记杨明正时任四川省煤炭厅厅长,我和办公室秘书杜光辉专程赶到成都,向杨厅长汇报,请求拨给优质天府煤指标。作为老县委书记的杨厅长对武胜有深刻了解和深厚感情,很快批示发出文件,同意把重庆生产的优质天府煤长期供应武胜县灯泡厂生产。经过不到一年的速战速决,1971年9月,武胜灯泡厂正式建成投产,初具年生产30万只灯泡能力,主要设备9台,职工251人,当年产普通白炽灯4万只。随后不断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改进工艺,不断更新。1974年至1975年共投资23.29万元扩建,1976年年产灯泡82万只,1977年增到122万只,产品综合合格率69.7%。
二是兴建武胜水泥厂。1970年,县革委召开发展“五小”工业会后,决定兴办武胜水泥厂。我和县革委生产指挥组计划组的同志专程去华蓥山考察厂址,认为岳池县溪品一带石灰石多,煤矿多,前面是公路,后面是石灰石山,几个煤矿相隔不远,生产水泥原料、燃料丰富,交通运输非常方便,人烟稀少,煤烟、粉尘影响很小,适合建水泥厂,这个方案得到地、县同意。1970年12月,武胜县水泥厂在岳池县溪口乡动工兴建。但建厂遇到缺电、缺资金等困难。我去南充行署找管工业的副专员杨耀庭,请求他拨款支援修武胜水泥厂。他回答说:“国家也困难,要钱没有钱!”等了一段时间,他想办法帮助我们求援,找到资金充足的南充养路总段,请该单位支援武胜建水泥厂。武胜水泥厂建成投产以后,就支援南充养路段水泥,用于养路修桥。这样互助互利,一举两得,争取到部分资金。华蓥山溪口的兵工厂也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主动把他们的用电指标让一部分给武胜水泥厂,保证我们生产水泥用电,这使我们感激不已。我们也为他们解决副食品供应和逢年过节慰问兵工厂,不断加深了相互支持和友谊。从而加快了建厂进度,于1972年8月建成投产,有职工75人,年产水泥3000吨。1977年后,经过3次扩建,逐年增添设备,改进工艺,产品质量数量不断提高和增加,创建了有职工214人,年产水泥16915吨,产值87万元的新纪录。
三是兴建武胜县缫丝厂。县革委通过考察论证,认为武胜县建缫丝厂条件很好:(1)武胜是蚕桑生产的大县,是蚕茧主产区,年产茧150-200万斤,原料充足,符合就地加工生产的原则;(2)厂址选在中心镇上,不占农田,不迁居民,不新修房屋,就用1953年前原县人民政府所住的全部公房共7800平方米,主厂房的缫丝车间只将透光部分加以改建,即可安装机器生产;扬返、选剥、整理、煮茧等辅助车间,只稍加培修即可生产;职工宿舍和其他生活用房完全可以满足,后面和左侧面是个旧公园,有大片荒芜开阔地,以后扩建厂子有发展前途;(3)武胜劳力充足,工人来源广泛;(4)电力充足,全县电力已联网,重庆电力可直供中心镇,中心镇供电所能供电一百瓩,除去现有工业、照明、农用外尚余三十瓩,可充足供应丝厂用电;(5)水源好,在嘉陵江抽水,扬程低仅50.37米,管道全长只需350米;(6)设备有原县炼油厂停办后,遗留的四吨水的锅炉一个,可以使用,现只需新添制缫丝机械;(7)交通方便,水路可用轮船运输,陆路汽车可运到河对岸,煤炭及原料运输条件都很好,在此兴建缫丝厂,是属于规模大,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销路广的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五小”工业。这方案,很快得到南充地革委的批准。1971年1月,武胜县缫丝厂在中心镇动工兴建。1972年7月1日建成投产。国家投资77万元,生产能力为2400绪,招调工人271人,当年生产生丝8吨,品位A61级。
四是兴建武胜县氮肥厂。武胜属浅丘陵地带,土质较好,盛产稻麦和油料。粮食平均亩产五百多斤,重点是解决肥的问题。县革委向南充地革委申请办一个年产三千吨氮肥的小型化肥厂。但我们去省上开会了解到,省化工局有位处长是武胜老乡,有一位办事员是蓬安人,武胜和蓬安两县都争着申办氮肥厂,可是只有一个指标,我们积极争取,省、地批准武胜县建氮肥厂。为此,我们就进行反复调查研究,厂址选在沿口镇四大队八生产队的江家大湾处。在建厂的设计任务书报送省、地批准后,迅速进行多项准备。于1971年9月动工兴建。县财政和集体自筹70万元,请求国家拨款200多万元,并请省上安排下拨年产三千吨氨的小型氮肥厂的成套设备,并在嘉陵江安上一艘大吨船,放上抽水泵,架设大筒铁管道,修好水塔,抽水到厂供生产、生活使用。同时,到华蓥溪口焦炭厂和合川北碚焦炭厂请求支援焦炭,满足生产需要。经过四年的努力,武胜县氮肥厂于1975年2月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3000吨合成氨。国家投资280万元,拥有专、通用设备20台(套),职工217人,当年生产合成氨289吨。
五是复工改造武胜县背脊岭煤矿。县革委根据上级关于发展“五小”工业小煤窑的指示,于1970年1月,接办南充地区在华蓥市庆华镇经营的背脊岭煤矿。当时煤矿条件差,生活困难,加上“文化大革命”派性干扰,致使复工改造进展缓慢。为此,县革委切实加强对背脊岭煤矿的领导,派出县上得力的领导干部去矿主持全面工作,我也去煤矿住矿工作一个多月,帮助抓革命,促复工,促生产,大团结,大联合,使工人情绪稳定,清除派性,积极投入复工改造工作。县上投资40.19万元,上职工624人,于1971年6月基建竣工,同年7月1日正式投产,形成年产4万吨原煤生产能力,当年采煤10236吨,1972年增至36865吨,最高年产量61300吨。
六是发展武胜小水电工业。从1956年以来,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资投劳和贷款,建了一批小型水电站。随后五一电站、五排水库渠首电站、高滩、十一、石龙滩等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到1970年,全县发电量167万千瓦/时。1971年,全县在发展“五小”工业浪潮推动下,先后又建永胜、红星水库、三步磴、大滩头、桥坝滩、张家滩等电站建成投产,为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提供了电力保证。
七是办好武胜县农机厂。武胜县农机厂原名武胜县红旗机具厂,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推动下创办的,全厂职工276人,有金属切削机床、农机修理等主要设备,当年生产畜力车100辆,后来开展技术革新,到1965年,先后制造车、钻、冲、铣等机床36台,水轮机、水泵220台、手推车、板板车290部,还有面机、打米机等产品。1970年,县革委召开发展“五小”工业会后,我们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武胜农机厂,支持鼓励厂里技术骨干李树深等一批干部职工大搞技术改革,试制水耕机、插秧机、打谷机成功问世。从1973年至1977年,生产水耕机650台,打谷机、插秧机数千台;以后继续革新,不断提高机械化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最高年份生产拖拉机、内燃机、农机、汽车配件22.8万件,年产值48万元。
八是创造武胜沿口菜刀名牌。我县生产菜刀历史悠久,解放前,沿口菜刀享誉川内外。解放后,武胜县菜刀厂(原名武胜县五金合作工厂),继承发扬传统工艺,再接再励攀登高峰,质量不断上升,品种不断增多。特别是1970年上半年以来,在县革委发展“五小”工业小五金会议精神鼓舞下,县革委加强对县菜刀厂的领导,大力支持扩大菜刀生产规模,努力提高菜刀质量、数量,增加菜刀品种,争创菜刀名牌,仅1970年,县菜刀厂职工增至70人,生产菜刀6.06万把,1975年增至14万把,生产的菜刀品种由原来碳钢增制不锈钢菜刀,其中有不同规格的传统式、北京式、日本式等品种,还生产多种多样的不锈钢宝刀、宝剑,名扬神州大地。
七十年代,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在县委、县革委的领导下,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发展“五小”工业取得可喜成绩,全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业总产值不断创新。全民、集体工业企业由1970年的87个增至1975年的148个;职工人数由1970年的1147人增到1975年的3289人;工业总产值由1970年的1606万元增至1975年的3107万元,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玉成,男,汉族,1926年11月出生,山西省长治县人,初中文化。194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至1986年12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61军班长、副排长;武胜县警卫营三中队副队长、指导员;武胜县乐善区、中心区农会主席、乐善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县民政科科长;县委工交政治部主任;县革委副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6年12月离休,离休后受副师级干部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