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参加工作起,长期战斗在武胜农业战线上。回顾46年工作历程。42年处于区、县领导工作岗位,但从未因处尊居优而盛气凌人。做到无限忠诚党的事业,永保革命青春,时刻心系百姓,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尽管受左的路线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动摇。对待工作实事求是,极端负责,满腔热情,真抓实干,敢于创新,胜不骄,败不馁,知难而进,不计报酬,不争名利。对待同志平易近人,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光明磊落,不争功诿过,艰苦朴素,清政廉洁,两袖清风,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踏遍全县的山山水水,40多个乡镇、500多个村都留下艰辛的足迹,为武胜农业、水利建设、蚕桑事业、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灌注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圆满地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各项任务,曾获得省、地、县多次表彰和奖励,受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佩和赞誉。回顾我任区、县领导时期武胜县农业大发展的火红岁月,归结起来有以下三条作法、经验和体会。
一、大破保守传统观念、大立科技兴农思想
武胜县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县,农业受频繁的伏旱威胁和较长时期左的路线影响,人平年均生产粮食在200公斤上下徘徊,长期停留在传统农业的低水平上,城乡人民基本生活资料供不应求,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粉碎“四人帮”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农村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农业实行双层经营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大破农业传统观念,大力普及科学技术,集中力量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使农业生产年年迈上新台阶。水稻由高杆种改为杂交稻种,亩产由229公斤提高到438公斤;玉米由本地种改为杂交种,亩产由195公斤提高到385公斤;小麦改本地种为杂交种,亩产由118公斤提高到237公斤;红苕改为良种,亩产由211公斤提高到323公斤;旱地豆(麦)苕两熟制改为豆(麦)、玉米、苕三熟制,提高复种指数。夏季作物播种季节适当提前,玉米夏播改为春播,既避伏旱,又保增产。全面普及推广科学种田技术和措施,采用地膜育壮苗、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防病治虫等农业科学新技术,经过一系列改革,产品结构、粮食产量、经营水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粮食亩产超过400公斤,实现了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宏伟目标。
粮食生产大发展,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在养猪业中,改本地猪种为杂交猪种、改传统饲养法为科学配方饲养法,提高了育肥率;缩短了育肥期。即传统育肥时间在12个月以上,配方饲养法只要6-8个月,做到多快好省养猪育肥。养猪业大发展,为养猪户增加了收入。养猪业发展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源,肥多、粮多又促进了养猪业,真是一举多得。
在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猪的进程中,大胆培养、使用全县农业和畜牧业的科技干部和技术人员,支持、鼓励他们不断改革创新,推广良种良法,珍惜他们的才智和辛勤工作。
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大力发展蚕桑事业
农业发展纲要为农村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根据武胜县情,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武胜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蚕桑事业。我在万善任区委书记时,带领蚕桑技术干部和区乡领导干部、人民群众,总结推广农林乡栽桑养蚕的先进典型经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养蚕业跃居全县首位。1976年我调任县委农工部长、之后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仍然一直主管农业,在全县普及推广农林乡养蚕经验,提出奋战三年,一年育苗、二年栽桑、三年嫁接,充分利用空间,大力发展“四边桑”(田边、土边、坡边、宅基边),实现人平百株桑、户平一张蚕的奋斗目标,养蚕业跃居全省第一位,成为武胜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省、地多次在武胜召开栽桑养蚕现场会议,推广武胜经验。
三、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水利交通事业
武胜县地处川中老伏旱区,是一个丘陵地区的纯农业县,嘉陵江由北至南出境,流域过境107公里,将武胜县分成东西两部分,十年九旱,长期威胁县域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在旱灾面前无水抗旱和有水用不上的被动局面(15个乡镇在嘉陵江两岸有水用不上),我紧紧抓住在县政府主管农业的机遇,结合武胜实际,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推广长安乡建小水库和泰山乡改造山平塘的“五子”经验(砌埂子、挖心子、宰尾子、堵洞子、理肠子),依靠水利工程科技干部,从长计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走群众路线,分类指导,按照提蓄结合的原则,制定“乡建小水库” (小一、二型水库)、村建塘(改旧塘)、沿嘉陵江的乡、镇建电力提灌站,修渠配套的水利建设兰图。使广大干部群众懂得:唯有团结一心,自力更生大办水利,才是解决抗旱夺丰收的根本途径,这是历年旱灾教训得出的结论。
水利建设规划制定后,组织实施是关键。全县各级领导亲自上阵,分级负责,分期实施,每年春、夏季进行动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秋、冬季按规划项目集中人力、物力大搞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坚持不懈,一抓到底。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斗,河西20个乡镇新建小水库25个,扩建小水库9个,新建电力提灌站52处。改造旧山平塘,学习泰山乡的“五子”经验,对旧山平塘普遍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蓄水量,70%的农田有了水利保证,很快改变了在旱灾面前无能为力的困境,为农业抗旱夺丰收,发展水产养殖业创造了条件。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养殖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交通建设必须跟上去。为此,我和县里有关部局领导反复研究,决定围绕国道212线全面规划,乡镇实施,集体出土地,群众出劳力,自力更生办交通。先后修通了烈面―建设―走马―桥亭―胜利、烈面―桥亭、金牛―胜利、石盘―鼓匠―黄石、板桥―青岩的乡村公路。全县范围内还修通了乡与乡之间的断头路,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交通网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欢度晚年,忆往昔感到最为平静的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看今朝武胜景象欣欣向荣,感到无比欣慰,望未来,前程似锦,夕阳更红,无限喜悦,感慨万千。
老夫今吟黄昏颂,满园青松夕照明。
李国良,男,汉族,1933年1月出生,武胜县沿口镇人,高中文化程度。1951年2月参加工作,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至1993年,先后任武胜县沿口区、中心区青年团干事,中心区公所文书,中心区副区长、区长,万善区区长,烈面区区长,飞龙区区长,万善区委书记,万善区革委主任;县委农工部部长、县委常委,烈面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务。曾当选为武胜县三、四、五届党代表,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十一届人民代表。1993年退休。退休后继续留任东西关电厂武胜征地移民领导小组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到1997年12月离开工作岗位。退休后享受正县级干部待遇。